张太夫人故居位于梅李镇东街,梅李大桥北堍,于2013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,是梅李镇孝廉文化教育基地的一部分。张太夫人为翁咸封之妻、赠封孺人,培养了日后成为帝师的翁心存(张太夫人之子)、翁同龢(张太夫人之孙)。
故居为清代建筑,是清乾隆年间修职郎、镇江府训导张尹宾(张太夫人之父)之宅。该建筑现存一轴三进式院落,大门上方牌匾题词是由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(美国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、中华协会主席)老先生九十九岁时的亲笔书。第一进为展馆的序厅,正面设计前言(张太夫人简介),右墙配翁宗庆(同翁万戈都为翁同龢五世孙)的书法作品。左墙配有张太夫人住所綵衣堂照片,序厅进入院落,两侧围墙以书条石来镌刻“孝爱文化”典语。
第二进大厅原有翁同龢书“思永堂”匾(翁同龢思念祖母张太夫人书),文革期间毁。室内陈设采用的是原来老家具,恢复了原来厅堂布置,厅堂右侧墙上展示的是张太夫人、翁咸封二位先人的画像以及个人简介,右侧墙上则一一介绍了翁氏家族。
来到左边厅门口。首先一副“捷报”映入眼帘。踏过台阶进入边厅,这里四周墙上分别展现了“张太夫人夜绩课子读书图”“翁心存、翁同龢月下思怀张夫人图”“菜糊涂”三幅插画故事,以及翁同龢“拐杖”复制品的展示。
第三进从左起,一室陈列张家所收藏的民间日常用具,通过陈列来体验耕读起家,书香传家的家族文化。二室展示的是张太夫人墓志铭,此墓志铭由翁心存好友清代文学家梅曾亮所写,记载着张太夫人一世的孝、廉、爱的事迹。三室为综合接待室,有文化的接待形式体验,墙上有综合介绍梅李的经济、文化等等方面的成果。
众所周知,梅李孝廉文化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,是吴文化中“聚沙文化”的精神核心,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如果想了解更多梅李的孝廉文化、家风家训,那就去“张太夫人故居纪念馆”近距离感受一下吧。